-
内蒙古做实造林碳汇
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林草湿碳储量稳定在105.38亿吨以上,年碳汇量1.1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居全国第一 为此,内蒙古各地与企业合作,根据林地实际情况,定制解决方案、梳理标准化数据采集清单和操作指南、丰富技术手段、创新收益分配方式,有效解决碳汇项目开发瓶颈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贾雯静8月1日,由阿尔山市木林森育苗造林有限公司开发的阿尔山市杜
2025-08-28 点将科技 14
-
生态系统碳汇如何监测核算
1、碳汇是什么碳汇,是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转移到其他地球圈层碳库的过程,具有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一般来说,以森林为代表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碳库,海洋是水圈碳库,以岩溶为代表的特殊地质地貌是岩石圈碳库。生态系统碳汇过程 森林碳汇,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
2025-03-27 点将科技 14
-
算出中国碳家底,从此国际谈判我们有了底气
作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教授,朴世龙的重点研究方向是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等。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以及水圈中不断循环交换的过程。这个循环过程,是地球能维持一个适宜动植物生长活动温度的关键。一般来说,科学家们在评估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碳排放对地球的影响时,会重点参考全球“四大碳库”的数值--即大气碳库
2024-12-26 点将科技 81
-
碳源和碳汇监测
碳源和碳汇监测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碳源指的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源,而碳汇则是指吸收和储存这些气体的自然或人为系统。碳源和碳汇的监测对于理解和管理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碳源监测 碳源监测主要通过地基传感器和碳卫星进行。地基传感器可以直观获取高精度的气体浓度信息,全球大约有一百个站点用于此目的。碳卫星则利用二氧化碳在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波段的吸收特
2024-12-18 点将科技 481
-
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
◇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我们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不能“碳冲锋”,也不能“运动式减碳”,要确保减排成本和效益达到最优,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筑牢人民幸福安康的现实保障 在2023年
2024-10-25 点将科技 60
-
双碳监测技术方案
概述:碳源碳汇监测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吸收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碳源碳汇监测的核心在于获取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环境中浓度以及生态系统碳汇状况等信息。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综合观测、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获得,以服务于气候变化研究和管理工作。在具体实施中,碳源碳汇监测包括多个方面:DJ-6217 强制扩散式土壤碳通量监测系统使用
2024-10-18 点将科技 179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构建 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
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加快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以下简称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
2024-08-09 点将科技 84
-
从中国湖线空间格局看陆地碳汇有限和碳排放增加
背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风险,实现2015年《巴黎协定》目标,中国政府郑重承诺2030年实现碳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非化石能源的使用率预计将从20 %增加到25 %,森林蓄积量将从4500万立方米增加到60亿立方米。为了实现中国的目标,国内正在推动全面的绿色转型,并正在构建一个基于清洁、高效、绿色和安全的现代质量管理体系。中国政府旨在通过碳捕获技术和植树造林来平衡
2024-06-14 点将科技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