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沙为伴一甲子 潜心治沙三九载——记“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获得者徐先英
在甘肃,那片被黄色沙海频繁侵袭的土地上,有一位与沙为伴、矢志不渝的治沙人——徐先英。他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风沙前沿,如同沙海中的一只孤鹰,翱翔在这片无边的黄色之上,用科技之翼阻挡风沙的侵袭,一干就是38年。
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二级研究员徐先英荣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徐先英(左)在测试研发的草沙障压沙机。
初入沙海,矢志不渝
“秋风吹秕田,春风吹死牛。”
1963年7月,徐先英出生于甘肃省民勤县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里。
在他的记忆中,每当风起时,黄沙遮天蔽日,家园变得面目全非,沙尘像一头狂野的巨兽,怒吼着、狂奔着,仿佛要吞噬一切生命。而家门口那条被当地人称作“大红柳岭”的沙带,成了他少年回忆中难以逾越的天堑,也成了他励志征服的目标。
甘肃民勤县,是中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四大发源地之一。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城,是国家荒漠化防治的热点区域。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共同“夹击”。
年少时,他就跟随父辈们在沙漠上插风墙、护柴湾。从那时起,走出这里,远离风沙,成了他少年时代最大的心愿。
徐先英与沙漠的缘分,仿佛是天命所归。说来也巧,在大学录取期间,他唯独被治沙专业录取,年少时想逃离的沙漠,又一次将他拉了回去。
大学毕业后,徐先英回到家乡。
他明白,治沙不仅仅是种树、固沙那么简单,更是一项需要科技、创新和持之以恒的系统工程。
早期的甘肃治沙,普遍采用“人拉肩扛”的压沙模式,沙区压沙开沟困难,既费人力,效率也难保证。沙漠破碎的地形、松软的干沙一度成为机械治沙压沙“卡脖子”的难题。
“一定要想办法,造出一台更小巧、更便捷,沙区群众用得起的机器。”他为自己定下目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凭着一股西北汉子的倔犟,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治沙装备,打破了“卡脖子”的难题,生产出第一批小型手扶式沙障机和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装置。
这台治沙路上的“神器”,大大提高了治沙效率。
经过改良的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装置有效应对了流沙灌木种植时苗木窝根和干沙层厚挖坑困难,显著提升了沙生灌木的种植速率及苗木存活率。
这款便捷且强大的手扶式沙障机,能适应多变的沙漠地形,其工作效率是人工的六倍。每亩地能节省超过250元的压沙成本,显著降低了群众的劳作强度。因此,在甘肃河西地区以及内蒙古、青海等沙漠治理工程区域,这款机器迅速获得了广泛应用。
“这250元看似不多,但实际上,它意味着在相同条件下,我们可以多覆盖五分之一的沙地进行压沙。”他深谙,科技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象征着治沙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巨大跨越。
迄今为止,他和团队已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型铺草压沙机,并已更新至第五代。甘肃在治沙装备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设计制造的压沙设备已在我国各大沙区得到广泛应用。
徐先英在观测固沙植物梭梭病虫害情况
深入沙漠,家园情怀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乡的黄花滩村,40年前,这里只是地处县域西北部、腾格里沙漠西南缘的一大片飞沙走石的戈壁荒漠。
这里的居民在易地扶贫搬迁以前都生活在祁连山南部干旱山区-夹山岭村。
那时的夹山岭“山像和尚头,有沟无水流,滴水贵如油,春播秋无收”,村民们只能种点洋芋、豌豆,养上几只羊,维持基本生活。日子难,乡亲们搬的搬、走的走,只剩下最穷的100多户人家,紧巴巴地过日子。
由于风沙灾害太过严重,好不容易从“夹山岭”搬出来的村民,又被“南侵”的沙漠赶回了祁连山区。
“一夜北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是对这里沙害最真实的写照。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和社会问题,2001年,徐先英作为核心负责人,将“甘肃河西绿洲边缘风沙危害重点区治理、监测及沙产业开发”放在了这座村庄里。
“我们与农民同吃同住,每天徒步穿越十几公里的沙区。无论风沙多么猛烈,我们都坚守在第一线,设置沙障、种植树木。在烈日的暴晒下,每个人的脸庞都变得像黑炭一样。每天结束工作后,尽管满身沙土、疲惫不堪,我们仍要召集农民开会,动员他们参与治沙行动。”
回忆起那段时光,他印象深刻的是,天天早出晚归,中午饭在野外吃,有时突遇沙尘暴,所带的干粮都钻进了沙子,下午回来晚了,就用冷馒头充饥,而且晚上常常还得挑灯夜战,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分析数据。
“头顶沙粒,身披沙土,整个一个土人,没有洗漱条件,只能就着沙尘和虱子入睡。”
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团队终于在黄花滩村建立了“四带一体”的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治理模式。这一模式包括前沿防风阻沙林带、固沙林带、植物活体沙障阻沙带和封沙育林育草带。同时,还试验并示范了3000亩的沙地治理,成功提出了固沙剂与沙生植物在雨季快速恢复的技术方案。
当项目圆满结束,团队离开黄花滩返回研究所时,当地村民用放鞭炮和赠送感谢旗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一位七十多岁的张姓老大爷曾感慨地说:“你们这种不怕苦、真心为民办实事的精神,让我非常敬佩。我死后也要埋在你们建的林带里,继续守护这片绿洲。”
徐先英在玛曲草原调查沙化草原植被
绿色守望,保护中华水塔
甘肃省玛曲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甘肃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然而,由于过度放牧、气候变化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高寒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覆盖度降低,土壤侵蚀加剧,导致了严重的沙化问题。
在这紧要关头,徐先英带领他的技术团队迅速赶赴玛曲。他们不畏艰难,用超过40天的时间对玛曲草原进行了详尽的考察,足迹遍布每一片草场、每一块土地。
在这段时间里,团队成员们经历了高原强紫外线的无情炙烤,大面积的皮肤晒伤、脱皮成为常态;他们还不时陷入遍布的湿地沼泽中,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
“无论如何,不能让草原上的绿色减少。”
经过综合科考,他们成功研发出高寒草地沙化防治技术,有效解决了黄河首曲地区高寒草地沙化防治的关键问题,并为后续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徐先英团队研发的治理技术在玛曲草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项技术不仅使当地草地植被盖度增加了30%以上,还使草场生产力提高了近30%,为当地的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徐先英来说,治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在38年的职业生涯里,他主持完成项目30多项,多次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授权专利22项,出版发表了若干篇论文著作,筛选抗逆性沙地造林树种4个,研发防风固沙技术与模式17项,研制新型治沙装备90多台(套),推广治沙技术面积20多万亩。
如今,徐先英依然保持着对治沙事业的热爱和执着,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家园的深情守望。他深知,沙漠化对家园的破坏和对生态环境的威胁。他明白,治沙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
注:本文转载中国科学报,转在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知识,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