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的测树原理和应用

2024-12-11 14:08:58 点将科技 103

       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先进的主动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树木测量中。其工作原理基于光探测和测距(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测量其返回时间来确定目标物体的距离。在树木测量中,激光雷达能够快速、精确地获取树木的三维信息,包括形状、大小和密度等。

      具体来说,激光雷达系统通过发射高频激光束,这些激光束会穿透树冠中的空隙,到达地面并反射回来。通过测量激光脉冲从发射到返回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传感器到地面的距离,从而得到树木的高度和结构信息。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单棵树木的测量,还可以用于大面积森林的调查,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点云数据。

  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技术在树木测量中的优势在于其非接触式测量能力,避免了传统测量方法可能对树木造成的损伤。此外,激光雷达能够穿透茂密的森林,准确测量树高和树冠覆盖情况,达到厘米级的精度。这种高精度和高效率使得激光雷达成为现代林业资源调查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实际应用中,激光雷达数据通常以离散点的形式提供,称为LiDAR点云。这些点云数据可以用于生成数字地形模型(DTM)和冠层高度模型(CHM),从而进一步分析森林结构和树木参数。通过结合其他遥感技术,如多光谱数据,可以提高森林参数提取的准确性。

 

      激光雷达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和树木测量中应用广泛,雷达点云数据在树木高度和直径的估算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其中,背包式测量方式在树木调查测量中更为准确和高效。

激光雷达技术

       激光雷达技术在构建高保真度的三维树木建模方面优势明显。通过地基激光雷达技术获取的点云精度已达毫米级,单株树木经单站扫描可获取数十万个点,构建的树木模型更好的保留了树木的几何表型形态结构。

激光雷达技术

15821625398
最新产品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