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水位计在铁路涵洞水位监测项目案例

2025-08-08 14:00:28 点将科技 17

背景:

   铁路涵洞作为铁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排水和保障铁路安全运营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然而,每逢雨季,特别是在强降雨天气条件下,铁路涵洞极易出现积水现象。当积水深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不仅会影响铁路沿线的交通秩序,阻碍车辆和行人通行,更严重的是可能对铁路轨道结构造成损害,威胁列车的运行安全。近年来,由强降雨引起的铁路涵洞因积水过深,导致多趟列车晚点,部分路段甚至被迫中断运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及时掌握铁路涵洞的水位变化情况,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积水风险,保障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实施一套精准可靠的铁路涵洞水位监测项目势在必行。

雷达水位监测

目标

   构建一套先进的铁路涵洞水位监测系统,利用水位计等设备实现对铁路涵洞水位的实时、精准监测。具体目标包括:实时获取涵洞水位数据,监测精度达到 ±0.1毫米;当水位超过设定的警戒阈值时,能够在 300 秒内迅速发出预警信号,预警准确率达到 99% 以上;通过数据传输与处理,在监控中心实时展示水位变化曲线,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辅助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洪排涝措施,确保铁路涵洞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能够安全运行,较大程度降低因涵洞积水引发的铁路运营风险。

雷达水位监测

实施

(1)设备选型与安装

     经过对多种水位测量技术的综合评估,选用了雷达水位计作为核心监测设备。雷达水位计基于电磁波反射原理工作,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强、不受天气和水质影响等优点,非常适合铁路涵洞复杂的应用环境。在安装方面,技术人员对铁路涵洞的现场环境进行了详细勘察,根据涵洞的结构特点和水流分布情况,确定了安装位置。一般选择在涵洞底部水流较为平稳、无明显障碍物的区域,以确保水位计能够准确测量水位。安装时,使用特制的安装支架将雷达水位计牢固地固定在涵洞壁上,保证其在水流冲击下不会发生位移。同时,对水位计的测量角度进行了精确调试,使其能够垂直对准水面,以获取准确的测量数据。例如在龙宫的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通过多次实地测量和模拟,确定了距离涵洞入口 6米处、距离底部4.23米高的位置为最佳安装点,安装完成后进行了多次校准测试,确保水位计测量精度满足项目要求。

雷达水位监测

(2)数据传输

     为了实现水位数据的实时传输,项目采用了无线通信技术。在每个安装雷达水位计的涵洞附近,部署了数据传输终端设备。该设备通过 RS485 接口与雷达水位计连接,实时采集水位计测量的数据。然后,利用 4G 通信网络将数据发送至云平台在转到监控中心的服务器。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通信网络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方面,对 4G 信号覆盖情况进行了全面测试,对于信号较弱的区域,通过增设北斗设备来传输信号;另一方面,采用了数据加密技术,确保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雷达水位监测

(3)监控中心建设与系统集成

      监控中心是整个水位监测系统的核心枢纽,负责数据的接收、存储、分析和展示。在硬件方面,配备了高性能的服务器,用于存储大量的水位历史数据,并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实时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设置了多台监控终端,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查看各铁路涵洞的水位情况。在软件方面,开发了专门的铁路涵洞水位监测系统软件。该软件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能够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各涵洞的实时水位、水位变化曲线、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通过系统集成,将雷达水位计采集的数据、数据传输终端发送的数据以及监控中心的软件系统进行了无缝对接,实现了整个监测系统的自动化运行。例如,工作人员在监控中心的软件界面上,可以轻松切换查看不同铁路涵洞的实时水位情况,通过设置报警阈值,当水位超过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弹出报警窗口,并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相关负责人,方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雷达水位监测

    雷达水位计对铁路涵洞水位的监测精度达到了 0.1 厘米,能够实时、准确地反映水位变化情况。通过设置合理的警戒水位阈值,系统在水位超过预警值时能够迅速发出预警信号。在过去的一个雨季中,共成功预警数次,预警准确率达到了 99.5%,有效避免了因涵洞积水过深导致的铁路运营事故。例如在最近雨季,系统提前 5 分钟监测到多个铁路涵洞水位快速上升并超过警戒水位,及时发出预警。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对受影响路段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安排排水抢险队伍赶赴现场进行排水作业,成功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列车运行安全事故,保障了铁路的正常运营。


18911366984
最新产品
联系